柏林,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核素介入靶向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传媒学组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主要科研成果: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SCI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6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市级课题5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三奖各一项,开展新技术新疗法6项。
...陈滨,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PET/CT及 SPECT/CT功能分子影像。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影像技术分会青年委员。
主要科研成果:主持省卫生厅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厅课题1项;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6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
...温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药学组、治疗学组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继续教育工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领域专家。
主要科研成果: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SCI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5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985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十余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一、二、三奖各一项,开展新技术新疗法8项。
...赵劼,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在四川成都华西医院进修,2005年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进修。1981年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核素治疗,此类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经手术治疗后再行核素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再复发可能;新生儿血管瘤核素治疗,此类疾病为新生儿常见病,表现为出生后的皮肤红斑,生长较快,经核素治疗后可得到抑制甚至消失;各种甲状腺良性病治疗。
主要社会兼职:现任吉林省核医学会常委,长春市核医学分会副主委。
主要科研成果:主要负责和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三等奖三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副主编教材一部;在国家有影响力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高识,核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于 PET/CT及SPECT/CT等多模态分子影像研究及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体外学组副组长、长春市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青年医师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主要科研成果:近5年来承担及主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省科技厅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近5年第一完成人发表影响因子5分以上的SCI 文章9篇,包括核医学领域的顶级期刊JNM杂志,总影响因子75,被引次数近200多次。近年来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大学医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马庆杰,核医学科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
1986年参加工作,对人体甲状腺疾病、小儿及成人各型血管瘤、某些肿瘤疾病的独特治疗上有所专长,有所创新,对处置较复杂的疑难病症,PET/CT及SPECT/CT功能分子影像、放射性核素分子靶向治疗及微量生物活性物质测定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放射防护杂志编委、中国老年学杂志编委、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范教材编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全国医师定期考试编辑委员,入选吉林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和长春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
主要科研成果:目前承担着国家工信部和卫计委、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已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和吉林大学医学成果奖9项;发表被SCI收录文章5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人、硕士研究生8人;2012年、2014、2017年度指导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其中2017年度的博士论文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编写《核医学教程》、《核医学》等学术专著8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编委3部,编者3部,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
已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和吉林大学医学成果奖9项;2012年、2014、2017年度指导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吉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其中2017年度的博士论文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博士论文;在校级及院级教学比赛、教案大赛中荣获多项荣誉,被评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医”、吉林大学“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吉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吉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中国核医学医师奖、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师”荣誉称号。
...张强,主任医师。196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专业。从事肿瘤疾病影像诊断工作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得肿瘤影像诊断经验。擅长疑难复杂肿瘤疾病的CT、MIR、PET-CT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吴巍,核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历。CSCO核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吉林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第十届放射学专科分会心胸诊断学组委员;吉林省预防医学会第五届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春市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放射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肺癌微创诊断与治疗学组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胸部疾病精准活检分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主要从事放射诊断、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及肿瘤非血管介入工作,擅长CT、MRI、普放、PET/CT、SPECT/CT的影像诊断、放射性核素治疗,尤其擅长肺小结节的影像诊断、胸部肿瘤活检及消融治疗。累计完成肿瘤活检及治疗手术5000余台,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累计完成药物临床试验32项。参与吉林省健康人群恶性肿瘤早筛早诊大数据平台建设、2018年重点疾病防治项目等省内重大课题项目。近几年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核心期刊4篇,中华系列3篇。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7项。
...擅长胸部及腹部影像肿瘤诊断、PET-CT肿瘤诊断方面,曾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系统进修学习。师从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石洪成主任系统研究全身PET/CT肿瘤诊断,特是在肺结节、早期肺癌、淋巴瘤、腹部恶性肿瘤诊断等有深入的研究。
...1977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诊疗专长:PET/CT、SPECT的影像诊断;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癌治疗;骨转移癌、皮肤血管瘤及瘢痕疙瘩等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诊疗专长:PET/CT、SPECT的影像诊断;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癌治疗;骨转移癌、皮肤血管瘤及瘢痕疙瘩等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尤其在PET/CT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中做了深入的工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多篇。荣获院“十佳青年医生”、院“十佳医生”等称号。担任医院和省内多个肿瘤疾病PET/CT的MDT会诊组成员。
...诊疗专长: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皮肤血管瘤及各种恶性肿瘤骨转移,特别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先后承担省教委、市科委课题,发表论文18篇。
...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主要致力于核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和培干工作,擅长核医学的脏器功能检测和影像学诊断,核素的内放射治疗。尤其在应用核素131 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高功腺瘤、甲亢合并浸润性突眼、以及不适宜其他方法治疗的特殊型甲亢、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灶、骨转移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某些皮肤病,如小儿血管瘤、瘢痕疙瘩、局灶性湿疹及局灶性神经性皮炎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过省科委科研课题三项,其中“131碘治疗甲亢远期疗效观察”曾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撰写相关论文30余篇,刊登于各级杂志上,参加编写论著4部,其中有《核医学教程》,担当副主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曾两度于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部留学研修,获“亚大地区杰出青年研究者”奖。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主编等。
从事临床核医学工作三十多年,在131I治疗甲亢、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皮肤血管瘤等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我国著名的SPECT、SPECT/CT、PET/CT检查和诊断方面专家,主导我国多部核医学相关指南及规范的编写,获评“辽宁名医”、“辽宁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核医学一线教学工作,主编、副主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研究生规划教材等多部,主编教材《核医学教程》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材,并获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主编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核医学》,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及沈阳市优秀教师、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名师。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60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