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CT预约中心|yuyue.pet

上海华山医院PET/CT中心

上海华山医院PET/CT中心

上海市 三级甲等 Siemens Biograph 64 HD

医院地址:上海市吴中东路518号上海伽马医院内(近中山西路)

教育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组成部分;1989国务院学位办第四批核医学博士点;2013国家卫计委影像医学-核医学重点专科;1999~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化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和质控标...
全身价格:7,000 收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创建于1907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医院,1992年首批通过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全国文明单位,是国内最著名、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医教研中心之一,也是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部属公立医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上海华山医院petct中心

医院设有核定床位1216张,拥有临床科室和专业39个。2014年门急诊量逾384万人次(全国及世界各地患者占一半以上),出院病人6万余人次,手术4万余台。

拥有职工2600余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占83%以上,其中正、副教授逾400人,拥有院士3名、国家杰青4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委或副主委34名、上海市级主任或副主任委员62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著名专家云集。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10个——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泌尿外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骨科、护理专科、检验科、重点实验室(手外科)、重点实验室(抗生素)、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手外科、神经内科、中医专业(肺病)、皮肤科、泌尿外科、肾病科、外科、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7个——临床药事、神经内科、皮肤科、激光治疗、核医学、职业病诊断、神经外科;设有1个WHO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3个卫生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各类研究所、中心近20个。

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进不少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如高清PET/CT、3.0术中磁共振、射波刀、伽马刀、256排CT、SPECT、DSA、电子束成像系统(EBIS)、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氨气刀、超声刀、X-刀、震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仪器,使华山医院医疗设备达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26个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全覆盖;86名博士生导师、152名硕士生导师,每年培养硕博生近120人,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每年主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近80项,招收学员及进修生近600人。

科研力量雄厚,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0项、“973”首席4项、“863”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牵头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部市级以上项目480余项,发表论文24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10余项。

二十世纪初华山医院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缔结为姐妹医院,成为哈佛医学院在世界上的第15家联合医院。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和医生在华山医院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医院通过遴选,派出年轻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赴哈佛接受培训。此外,医院还与Mayo Clinic、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维也纳医科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引进国际最高水准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医院的实力与品牌。

在打造国际化精品医院的同时,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华山”在2014年亚信峰会、2012伦敦奥运会、F1中国大奖赛、国际自行车联盟女子公路世界杯赛、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世锦赛、NBA季前赛、V8房车、MOTOGP、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2010世博会等国际赛事、大型活动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等重要外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各级领导与国际相关运动协会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华山医院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由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先生负责筹资建造,现为中国红十字会冠名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自建院以来,华山医院始终高举红十字旗帜,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铭刻在百年的发展轨迹上。特别是近年来,医院的救援队伍先后在汶川地震救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最高荣誉),世博医疗保障(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红十字参与世博先进集体”称号),菲律宾地震救援(建国以后第一次国际红十字救援),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特别支持奖”),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中国红十字会三支国家级救援队挂靠单位之一),救助贫困患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益属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

医院注重内涵质量建设,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全体华山人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沿着公益性方向积极投身新一轮医改,坚持内涵建设与品牌拓展并重,向着国际化精品医院的目标大步奋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第二冠名:上海国际医院)坐落在上海浦东金桥地区,毗邻碧云国际社区,距浦东国际机场25公里,周边交通发达,多座浦江大桥和数条越江隧道直通中心城区,于2006年4月28日正式开业。

华山东院占地近50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除了拥有Cyberknife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外,DSA、MRI、CT、彩色多普勒等医疗设施也一应俱全。拥有住院床位200余张,监护室床位40张,诊疗科目设有皮肤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普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运动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呼吸科、中西医结合科、整形外科、静脉导管护理、妇科、普外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并开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及国际部等;2010年8月始与和睦家合作开设的国际门诊有:全科、儿科、妇科、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消化科、心理科。

东院作为碧云国际社区的配套医疗机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碧云国际社区及周边外籍人士的就医问题,是一所以特需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公立医院,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名医工作室专家预约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作为上海市政府“5+3+1”医疗服务实事工程,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上海北部城郊居民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华山北院坐落于宝山顾村地区,占地98490m²,核定床位600张,编制职工800名。设有内、外、妇、儿、中等临床与医技科室共38个。医院全新配置了MRI、CT、DSA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质量、学科发展、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传承母院特色,华山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感染科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均在北院开设,且学科骨干、管理团队均由母院派遣。此外,还引进了资深妇产科团队、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完善了学科设置与布局。

华山北院作为上海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在医院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总会计师派遣制;执行药品“零加成”,实现医药分开;建章立制,以定期耗材点评、推行试剂管理平台等做好成本控制;与母院视频交班,各类质控管理与华山同步进行;移动医疗、护理工作站全面应用;急诊、ICU一体化管理、推进急诊分级分诊制度;通过适当延长门诊医生的接诊时间,以诊间预约、APP掌上医院等方式完善全预约制度等服务流程的改进,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使郊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大缓解了上海市西北地区三级医院紧缺的现状,为完善市、区医疗卫生布局做出了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临床医学中心(西院)选址于虹桥国际交通枢纽,出入上海的民航、铁路、轨交、客运均汇聚于此,是连接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一千多个小城镇的交通要冲。

西院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3万m2,建筑主体由门诊、急诊急救、医技、住院、科研办公五部分组成,拟形成影像检验中心、放化疗中心、手术中心、康复中心、信息中心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总床位数800张。

西院的建成,不仅将有助于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更可以在公益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华山医院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标志性医院,从而彰显部属医院的实力,体现医疗国家队的作用。

华山医院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室,创建于1959年,1984年更名为核医学科。目前为教育部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办第四批核医学博士点(1989);2013国家卫计委影像医学-核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1999~);具有SFDA放射性药物临床药理试验资质单位(1996);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化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和质控标准试验基地;亚洲核医学院教学基地。2012-2013年度评为华山医院先进集体;2013-2014年度评为华山医院先进集体。

仪器设备:科室拥有SPECT2台,SPECT/CT1台,骨密度仪2台,幽门螺旋杆菌13C检测仪3台,体外标记免疫相关仪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药物室(Ⅲ类)等设施,SPECT/CT、PET、PET/CT模型以供临床研究、日常质控及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需要。门诊人次超过1万人次。科室职工:全科医、技、护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5人,技、护共10人。

骨质疏松及核医学门诊:刘兴党,刘从进,桂继琮,张光明(总部及北院周一至周五全天)

甲状腺及核素治疗门诊:刘兴党,蒯大禹,朱汇庆,刘从进,桂继琮

①近5年来申请课题:国家自然基金1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科研项目2项,卫生部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课题2项,上海市自然基金1项。科技部支撑课题子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子课题1项。发表著作37篇,其中SCI 6篇。获中华医学奖三等奖(第二协作单位)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1项。
②承担SFDA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PI)Ⅳ类新药2项(已上市),Ⅰ类新药Ⅰ期1项,Ⅱ期1项(正在进行)。
③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核医学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学习班》3届等。承担上海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核医学授课及实习以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

返回列表

  1. 朱汇庆
    朱汇庆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专业擅长:甲亢治疗及肿瘤骨转移疼痛治疗。

    朱汇庆,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6月出生,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获七年制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获华藏奖学金、联邦医学奖学金、叔蘋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其中乳腺肿瘤摄取99mTc-MIBI与预后因子的关系”一文获2003年上海市科协第九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近年来参与编写各类专著6本。主持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课题“Comparison of scintimammography with X-ray mamm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2005.3获上海市卫生局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基金资助。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2.6 参加美国49th核医学年会并做论文口头交流。

预约流程

1、选择医院:选择您想要体检的医院

2、预约体检:选择预约时间和填写预约人资料

3、客服电话确认:客服与你电话确定体检时间和预约信息的正确性

4、前往体检:凭有效证件到医院体检

5、领取报告:领取体检报告

提示:体检是在医院交费。本网站不收取任何费用

注意事项

①受检者需空腹6小时,并禁酒、禁饮含糖饮料,可饮少量清水。

②检查当日需禁做剧烈运动,尽可能避免与人交谈。

③就诊时,需带齐有关病例资料(病历、CT片、病理结果、MRI等)。

④在注射显像药物前后都须保持安静,并以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尽可能避免走动。

⑤糖尿病病人需提前与PETCT中心联系,以控制血糖浓度。

⑥在检查前取出身上的金属物品,检查中确保身体不要移动。

⑦做全身检查前要先排尿(注意勿使尿液沾染内衣或皮肤,免得误诊)。

标签:

上一篇 蒯大禹

下一篇 刘从进

发表评论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